1介紹
執(zhí)行標準:GB/T 1222-2007
●特性及適用范圍:
65mn 強度.硬度.彈性和淬透性均比65號鋼高,具有過熱敏感性和回火脆性傾向,水淬有形成裂紋傾向。退火態(tài)可切削性尚可,冷變形塑性低,焊接性差。 受中等載荷的板彈簧,直徑達7-20mm的螺旋彈簧及彈簧墊圈.彈簧環(huán)。高耐磨性零件,如磨床主軸.彈簧卡頭.精密機床絲桿.切刀.螺旋輥子軸承上的套環(huán).鐵道鋼軌等
2化學成分
●化學成份:
碳 C :0.62~0.70
硅 Si:0.17~0.37
錳 Mn:0.90~1.20
硫 S :≤0.035
磷 P :≤0.035
鉻 Cr:≤0.25
鎳 Ni:≤0.30
銅 Cu:≤0.25
3力學性能
●力學性能:
抗拉強度σb (MPa):825~925
伸長率 δ10 (%):14~22.5
斷面收縮率 ψ (%):不大于10
硬度:熱軋,≤302HB;熱軋+熱處理,≤321HB
4熱處理
●熱處理規(guī)范及金相組織:
熱處理規(guī)范:淬火830℃±20℃,油冷; 回火540℃±50℃(特殊需要時,±30℃)。
金相組織:屈氏體。
●臨界點溫度(近似值)Ac1=726℃,Ac3=765℃,Ar3=741℃,Ar1=689℃,Ms=270℃。
●正火規(guī)范:溫度810±10℃,空氣冷卻。[1]
●交貨狀態(tài):熱軋鋼材以熱處理或不熱處理狀態(tài)交貨,冷拉鋼材以熱處理狀態(tài)交貨。
●供貨規(guī)格:
生產(chǎn)工藝
一般彈簧鋼可用電爐、平爐或氧氣轉(zhuǎn)爐生產(chǎn);質(zhì)量較好或具有特殊性能的優(yōu)質(zhì)彈簧鋼,用電渣爐或真空爐煉制。彈簧鋼中碳、錳、硅等主要元素的規(guī)定含量范圍較窄,冶煉時必須嚴格控制化學成分。硅含量較高時容易形成氣泡等缺陷,鋼錠鍛軋后冷卻不當時易產(chǎn)生白點。因此,冶煉用的原材料必須干燥,盡量除去氣體及夾雜物,而且要避免鋼水過熱。
彈簧鋼在軋制加工中須特別注意脫碳和表面質(zhì)量。鋼材表面嚴重脫碳時,會顯著降低鋼的疲勞極限。對于高硅彈簧鋼如70Si3MnA,應注意避免石墨化。因此,在熱加工時停軋溫度不應過低(≥850℃),避免在石墨化較易形成的溫度范圍(650~800℃)內(nèi)停留時間過長。
彈簧制成后經(jīng)噴丸處理能使彈簧表層產(chǎn)生殘余壓應力,以抵銷表層上的部分工作應力,抑制表層裂縫的形成,這可顯著提高彈簧的疲勞極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