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無特殊規(guī)定,正式的中餐宴會通常要上白酒與葡萄酒這兩種酒。因為飲食習(xí)慣方面的原因,中餐宴請中上桌的葡萄酒多半是紅葡萄酒,而且一般都是甜紅葡萄酒。先用紅葡萄酒,是因為紅色充滿喜氣,而選用甜紅葡萄酒,則是因為不少人對口感不甜、微酸的干紅葡萄酒不太認(rèn)同。通常在這位用餐者面前餐桌桌面的正前方,排列著大小不等的三只杯子,自左而右,它們依次分別是白酒杯、葡萄酒杯、水杯。
具體來講,在搭配菜肴方面,中餐所選的酒水講究不多。愛喝什么酒就可以喝什么酒,想什么時候喝酒亦可完全自便。
正規(guī)的中餐宴會一般不上啤酒。在便餐、大排檔中,它的身影方才更為多見??陀^地講,以之搭配涼菜,效果要更好一些。
(2)斟酒。通常,酒水應(yīng)當(dāng)在飲用前再斟入酒杯。有時,男主人為了表示對來賓的敬重、友好,還會親自為其斟酒。
在侍者斟酒時,勿忘道謝,但不必拿起酒杯??墒窃谀兄魅擞H自來斟酒時,則必須端起酒杯致謝,必要時,還須起身站立,或欠身點頭為禮。有時,亦可向其回敬以“叩指禮”。即以右手拇指、食指、中指捏在一起,指尖向下,輕叩幾下桌面。這種方法適用于中餐宴會上,它表示的是在向?qū)Ψ街戮础?
敬酒。敬酒,亦稱祝酒。它具體所指的是,在正式宴會上,由男主人向來賓提議,為了某種事由而飲酒。在敬酒時,通常要講一些祝愿、祝福之言。在正式的宴會上,主人與主賓還會鄭重其事地發(fā)表一篇專門的祝酒詞。因此,敬酒往往是酒宴是必不可少的一項程序。
干杯。干杯,指的通常是在飲酒時,特別是在祝酒、敬酒時,以某種方式,勸說他人飲酒,或是建議對方與自己同時飲酒。在干杯時,往往要喝干杯中之酒,故稱干杯。有的時候,干杯者相互之間還要碰上一下酒杯,所以它又被叫作碰杯。干杯,需要有人率先提議。提議干杯者,可以是致祝酒詞的主人、主賓,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在場飲酒之人。提議干杯時,應(yīng)起身站立,右手端起酒杯,或者用右手拿起酒杯后,再以左手托扶其杯底,面含笑意,目視他人,尤其是自己的祝福的對象,口頌祝頌之詞。如祝對方身體健康、生活幸福、節(jié)日快樂、工作順利、事業(yè)成功以及雙方合作成功,等等。在主人或他人提議干杯后,應(yīng)當(dāng)手持酒杯起身站立。即便滴酒不沾,也要拿起水杯裝裝樣子。在干杯時,應(yīng)手舉酒杯,至雙眼高度,口道“干杯”之后,將酒一飲而盡,或飲去一半,或適當(dāng)?shù)牧?。然后,還須手持酒杯與提議干杯者對視一下,這一過程方告結(jié)束。
酒量適度。不管是在哪一種場合飲酒,都要有自知之明,并要好自為之,努力保持風(fēng)度,做到“飲酒不醉為君子”。
在任何時候,都不要爭強好勝。故作瀟灑,飲酒非要“一醉方休”不可。飲酒過多,不僅易傷身體,而且容易出丑丟人。惹事生非。我國的古語里,早就有“酒是傷人物”,“酒乃色媒人”之說,飲酒時勿忘以之自警。
不僅高興之時需要如此,心情不佳之時也需要如此,萬萬不可借酒燒愁。至于存心酗酒,是更不應(yīng)該的自殘行為。
石家莊婚慶公司《銘喜》——在飲酒之前,應(yīng)根據(jù)既往經(jīng)驗,對自己的酒量心知肚明。不管碰上何種情況,都要超水平發(fā)揮。在正式的酒宴上,特別要主動將飲酒限制在自己平日酒量的一半以下,免得醉酒誤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