雞痘是雞的一種病毒性傳染病,分布很廣,各種年齡、性別和品種的雞都能感染,但以雛雞和中雛最常發(fā)病,雛雞死亡率高。此病一年四季都能感染,秋、冬兩季最易流行。蛋雞籠廠家大佳機械就來講述一下雞痘的防治。
一般在秋季和冬初發(fā)生皮膚型雞痘較多,在冬季則以粘膜型(白喉型)雞痘為多。在肉用仔雞群中夏季也常流行雞痘。病雞脫落和碎散的痘痂是散布病毒的主要形式,主要通過皮膚或粘膜的傷口感染。庫蟻、伊蚊和按蚊是傳染此病毒的媒價。如雞因打架、啄毛、擁擠等造成外傷,很容易感染此病,造成大批死亡。
1、癥狀:自然發(fā)病時,雞痘的潛伏期大約4-10天。根據(jù)病雞的癥狀和病變可以分為皮膚型、粘膜型和混合型三種病型,偶有敗血型。
?。?)皮膚型雞痘:是在雞體的無毛或毛稀少部位,特別是雞的頭部,如在雞冠、肉髯、眼瞼、喙角及泄殖腔周圍、翼下腹部、腿和腳處,產(chǎn)生一種白色的小結(jié)節(jié),漸成為帶紅色的小丘疹,很快長大如綠豆大痘疹,呈黃色或灰黃色,凹凸不平,呈干硬結(jié)節(jié),有時和鄰近的痘疹互相融合,形成干燥、粗糙、呈棕褐色的大的疣狀結(jié)節(jié),突出于皮膚表面。痘痂多時可滿布整個雞的頭部。皮膚型雞痘一般比較輕微,沒有全身性的癥狀,但在嚴重病雞中,尤以幼雛表現(xiàn)出精神萎靡,食欲消失,體重減輕等,甚至引起死亡,產(chǎn)蛋雞則產(chǎn)蛋量顯著減少或完全停產(chǎn),對雞場危害極大。
?。?)粘膜型(白喉型)雞痘:病變主要在口腔、咽喉和氣管等粘膜表面。初為鼻炎癥狀,2一3天后先在粘膜上生成黃白色小結(jié)節(jié),稍突起于粘膜表面,以后小結(jié)節(jié)迅速增大并互相融合在一起,形成一層黃白色干酪樣的假膜,扭蓋在粘膜上面,很像人的白喉,故稱白喉型雞痘。用鑷子撕去假膜,則露出紅色的潰爛面。隨著病的發(fā)展,假膜逐漸擴大和增厚,阻塞口腔和咽喉,使病雞尤其幼雞呼吸和吞咽都受到障礙,嘴無法閉合,病雞往往作張口呼吸,發(fā)出“嘎嘎”的聲音。病雞由于采食困難,體重迅速減輕,精神萎靡,最后窒息死亡。此病多見于小雞和中雛,死亡率高,小雞可達60%。有些嚴重病雞,鼻和眼部也受到侵害,產(chǎn)生眼鼻型的雞痘。
(3)混合型雞痘:是指皮膚和口腔枯膜同時發(fā)生病變,病情嚴重,一般成雞死亡率小,中雛死亡率約5%,幼雛可達10%以上,特別是雞群擁擠、衛(wèi)生條件差、飼料不足或營養(yǎng)不全等,易發(fā)生混合型病,死亡率達50%。
2、防治:雞痘的防治方法,除了加強雞群的衛(wèi)生、管理等一般預(yù)防措施之外,可靠的辦法是接種疫苗。出殼1周雛雞就可在冀里面皮膚上無血管地方針刺接種。兔疫期約4個月,種雞尚需續(xù)防疫刺種治療,目前還沒有特效藥物,一般用一些對癥療法,以減輕病雞的癥狀和防止并發(fā)其他傳染病。
皮膚型雞痘:用消毒攝子將患部痘癡剝離,在傷口處涂上碘酒或龍膽紫,最好涂上魚肝油,以促進傷口愈合。
粘膜型雞痘:在口腔和咽喉部有假膜和爛斑,會妨礙呼吸和吞咽,必須用小刀把它小心地剝離下來,粘膜傷口涂敷碘甘油(5%碘酒20毫升,加甘油80毫升配成)。剝下的假膜、爛斑不能隨地亂丟,應(yīng)集中燒毀,以免傳播病毒。病雞眼部發(fā)生腫脹,也可切開眼皮,擠出膿液或豆渣樣物質(zhì),再用2%硼酸或5%蛋白銀溶液沖洗消毒,用1%高錳酸鉀沖洗后,涂擦魚肝油也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