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鑄鐘,除了雕鑄一些圖案,還有文字,或吉祥用語,或紀時記事。因此,古銅鐘不僅在文字發(fā)展史上,更在古代社會、政治、思想、文學、經濟等各方面的研究一提供了寶貴而豐富的史料。中國是鐘的故鄉(xiāng),流傳于世、難以盡數(shù)的寺廟銅鐘,作為中國銅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,反映了古老、優(yōu)美、偉大的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側面,對研究中國的斷代史、禮樂制度、思想史、音樂史等有非常重要的價值,并且由于薈萃了我國古代工藝技術之精華,代表了當時的鑄造、聲學、樂律學、力學等高超技術水平,更是研究我國傳統(tǒng)科技的寶貴實物。
鑄銅的歷史非常悠久,且技術成熟。鑄銅的工藝要比鍛銅復雜,藝術創(chuàng)作的復原性好,因此適合成為精細作品的材料,很受藝術家的喜愛,尤其銅鐘最為常見。但其容易氧化,所以要多注意保養(yǎng)。
一般銅鐘規(guī)格、重量 :
(1)口徑60公分,高度70公分,重量280斤
(2)口徑70公分,高度80公分,重量420斤
(3)口徑80公分,高度90公分,重量600斤
(4)口徑90公分,高度100公分,重量720斤
(5)口徑100公分,高度110公分,重量1000斤
(6)口徑110公分,高度120公分,重量1200斤